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衢江区职教集团 对接企业产业培养人才 激发经济新动力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4-20 [来源]: [浏览次数]:

衢江区,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地方。中国竹炭之乡中国高档特种纸产业基地、中国矿山装备制造业基地、针圣故里……这些美誉彰显着衢江区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衢州市衢江区职业教育集团的建立,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据衢州市衢江区职业中专校长舒明祥介绍,衢州市衢江区职业教育集团由2所中职学校、6所高等院校、3个行业协会、15家企业、2家科研机构组成,于2011年经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批准,由衢州市衢江区职业中专牵头成立。7年来,集团以服务发展为宗旨,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优势,培养了数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低收入农户家庭子女多元化技能培育、“双证制”培训、技术辐射带领群众奔小康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以企业产业为导向打造特色品牌专业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就是培养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衢州市衢江区职业中专根据衢江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设置专业,加强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专业和现代农业类专业为两翼的特色专业群建设,以专业品牌建设推动学校品牌建设。衢江是“中国竹炭之乡”。衢江区职业中专主动对接地方产业,根据竹炭企业产能和技术含量的不断升级,要求有一套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培训教材的实际,派出10余名高级教师和技师组成调研组进企业,并成立了教材开发小组,编写了《竹炭生产》《竹炭制品》和《竹醋液加工技术》等职工培训教材,为竹炭企业推行产品加工工艺标准化提供了技术支持。“衢州市衢江区职业中专还与以浙江民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主的企业合作,制定了国家竹炭行业标准。”衢州市衢江区职业中专教科室主任刘小康告诉笔者。随着竹炭产业的转型升级,衢江区竹炭企业对竹炭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学校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2009年,站在服务地方经济的高度,衢州市衢江区职业中专以兴趣班的形式尝试探索与竹炭行业相关的课程,为开办竹炭加工与工艺专业做准备。经过一年的摸索与实践,2010年,衢州市衢江区职业中专竹炭工艺专业正式创办。副校长方平说:“这在全省乃至全国来说都属于创办较早的专业”。他还回忆起了当年创办该专业的情景:当时没教材没师资,学校的老师们通过赴企业调研人才需求报告、人才培养方案等,才把教材教辅制定出来。衢江区职业中专开设的园艺专业是省示范性专业,该专业办学历史近30年,累计已为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培养了实用技术人才2000余人。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该校及时调整了专业布局,将传统的种植养殖专业,改造成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园艺专业,吸引了500多名省内有志青年报读。经过数年的发展,已领衔省园艺专业课程开发项目,科研项目获浙江省人民政府职业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学生在全国和省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根据衢江区发展大健康产业,打造中国康养城,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康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衢江区职业中专与区中医院合作,于2017年秋季开设了中医康复保健(针灸推拿方向)专业,首届招收了47名学生,为衢江区打造“康养城”提供人才支撑。

开办创新课程和大赛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3年间,研发创新“金点子”20余项,50余项新发明获奖,其中省级以上10余项,市级以上30多项,成功申请国家专利29项,10多个创新成果被企业采用……这是衢江区职业中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所交出的一份成绩单。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衢江区职业中专为培养创新人才付诸的努力。据悉,为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步伐,学校设置了创建办公室,专门负责创新发明、技能竞赛等工作。自创建办公室成立以来,学校创新发明团队增加了20多个,这些社团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周集中研讨不少于2次。社团成为金点子发动“头脑风暴”的集汇地,学校“小发明家”的发明平台,前前后后发明了10多件产品。此外,衢江区职业中专还在全校40多个班级中,每周开设2个课时的《创新》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笔者了解到,该校的创新课,首先解决的是中职生为什么要创新,能不能创新和怎样创新的问题,其中创新发明点的发现,成为教学的重点。创新的因子融入到学生每个学习的过程中。衢江区职业中专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级技能竞赛和创新发明大赛,着力把举办技能竞赛打造成一个能激发学生“练本领,比技能”的大平台,对参与者与获奖者,学校则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来进行激励。为了培养更多的陶瓷能手,衢江区职业中专在校园里还建起了大师工作室,包含制陶车间、烧制车间、陈列室等场所。工作室的主人徐瑞鸿是台湾著名陶艺家和制瓷大师,在衢江区全旺镇楼马蹊村建有三陶轩古名窑研创基地,2015年名窑点火生产后,碰到了找徒弟难的问题。衢江区职业中专主动与他对接。经过一番考察,徐瑞鸿从该校挑选了首批徒弟,以现代学徒制的方式,悉心传授徒弟制陶手艺。徐瑞鸿说起初他收了37个徒弟,通过不断淘汰和选拔,最后只剩下现在的6个徒弟,他有一个“陶艺家成长计划”,希望陶艺家从这几个学生中诞生,所以对于他和陶艺来说,这6个孩子都是一份非常珍贵的资产。他说,培养陶艺家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等待。

开展多元化社会培训助力低技能人群就业2016年,集团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省低收入农户子女多元化技能培训项目,与百特汇公司、永力达公司等合作,5批1439名来自低收入农户的学生通过了计算机操作员、车工、数控车工、中餐厅服务员等5个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其中,初级工721人、中级工718人。到2017年,这一项目圆满完成。2012年9月,衢州市衢江区职业教育集团还通过校监合作,开展成人“双证制”培训。学校与浙江省十里丰监狱开展服刑人员成人“双证制”培训,年培训超2000人次,加上开展退役士兵培训等各项社会培训,年培训超3000人次。根据监狱实行“5+1+1”(即五天工作、一天学习、一天休息)管理模式的实际,衢江区职业中专创新性地将培训对象和培训范围进行拓展,为服刑人员“技能、学历”双提升提供平台。衢江区职业中专教师杨斌旺介绍说,学校每个星期一上午都会派出老师到十里丰每个监区上培训课,培训内容不分专业,教材由教育厅统一编写,培训经费由财政部门和监狱共同解决,不向学员收费。“‘双证制’培训社会意义重大,让没知识没技能的服刑人员掌握了就业技能,不易导致第二次犯罪,有利于社会稳定。”衢江区职业中专副校长曾善群说。